老亮做事經常是拖泥帶水的,事情總是到了最後的關頭,他才發覺到事態的嚴重,才見他像無頭蒼蠅一樣忙東忙西、忙裡忙外地,不過事情也都在他緊急處理之後,都能順利的過關,也算是有他的一套。
每年四月,也到了大家要報繳所得稅時候了,當然,這位老兄也一定在報繳的最後期限的前一天才會處理,就會看到他,聯絡這家銀行、聯絡那家保險公司,詢問有關各類扣繳憑單,看他忙得不可開交,不過大部分的人都會在他三求四請之下,願意幫他的忙,做緊急的處理。
只有一家不長眼的銀行,在他求爺爺、告奶奶的攻勢下,都還不領情,於是老亮一氣之下,尋求上級主管的協助,電話一接通,就氣急敗壞的向對方開罵:
老亮:「小姐,你叫什麼名字?」大聲向對方吼著。
客服副理:「先生,我叫李美惠」很恭敬的回答老亮。
老亮:「你是什麼Title的?」還是沒有好口氣的問。
客服副理:「我是副理」還是很恭敬的回答老亮。
老亮:「副理,沒資格跟我講話,找你們總經理來。」老亮生氣,嫌他職稱小。
客服副理:「不好意思,因為總經理的辦公室不在這邊,請問是什麼情況?怕耽誤到您,可不可以讓我了解,讓我先來幫您處理。」
老亮:「你是豬頭啊?叫你找總經理來,你就找總經理來,副理、你算個什麼東西啊?」
客服副理:「不好意思,因為總經理真的不在這邊,真的好希望您能讓我處理,我一定會負責處理好的,請您放心。」還是很客氣的回答老亮。
老亮:「不是我要說你們,你們的服務啊,簡直是亂七八糟,不就是一張扣繳憑單嘛,因為急著用,才請你們寄快一點嘛。好說、歹說就是不願意幫忙,只會按照這規定、按照那規定,就是不會緊急處理一下,一點彈性都沒有,什麼規定?我看是官僚!」
客服副理:「不好意思,不好意思,我們真的不應該這個樣子,客戶有特別的需求,我們應該幫忙想辦法處理才是」,很快的作了安撫式的回應。「好的,我們會儘快處理,快的話,您在下班前就會收到,最慢,也會在明天早上十點以前就會收到了,我姓李,我會持續與您聯絡的。」
老亮:「對嘛!這樣處理不就是了嘛!一定要我生氣罵人,當然我也不是罵你們啦,你們也不過是職員而已嘛,可是公司也應要有彈性處理的方式啊。客戶總是有比較緊急的時候嘛,有一點彈性,不就是皆大歡喜了嗎?」
客服:「劉先生,您太客氣了,這本來就是我們應該做的,幸虧有您的指正,我們的作業才有改善的機會,還得謝謝劉先生您的幫忙呢。」
老亮:「哪裡、哪裡,那就請你這樣幫我處理啦,謝謝、謝謝!」
這段對話,真是讓人捏了一把冷汗啊!不過,還好這位服務主管,因為應對得體,不但化解了客戶的情緒,也解決了客戶的問題。
客戶開頭是一個情緒高亢的狀態,很不客氣的這樣問:「你叫什麼名字?」,一般服務的朋友都會這樣回應:「先生,請問有什麼事嗎?」,不願意按照客戶的問題回應,這樣當然是非常不禮貌的,客戶問我們姓名,哪怕是生氣的問,我們也都應該把姓名告訴客戶,就好像在櫃檯服務,一般服務人員都會在制服上,別有姓名的名牌。
客戶看你的名牌,服務人員總不會趕快用手把名字遮起來吧!所以,客戶問姓名,我們當然要大方的把姓名告訴對方,表示我在此服務,我會負責。
接下來,客戶問你的職稱,當然我們也要立即回應客戶你的職稱,我們從客戶來勢洶洶的問話中,有經驗的服務人員一定能馬上了解到,前面的服務人員一定是沒有處理好,而且把客戶給惹毛了,所以,客戶接著要找主管來處理,所以客戶問職稱,最主要是想了解你夠不夠職權,來處理他的問題,所以,如果你了解這種情況,可千萬別調皮的回應客戶:「我是負責被修理的副理」,這樣會讓客戶更生氣的。
所以應該像例子中的主管,恭敬的回應客戶:「我是副理。」,這下客戶有了方向,於是又生氣的說「副理沒資格跟我講話,找你們總經理來。」,這是客戶的氣話,因為他覺得,一些小主管一定和一般的客服人員一樣,只會按照規定做事,所以他要求要找更大的,就是總經理。
但你也許會心想,客戶認識我們總經理嗎?當然不是,他只想找一個有擔當,而且肯負責的人,來處理他的問題,所以,如果要讓這位生氣的客戶有機會把問題交給你來處理,這下子你就必須要在說話當中,表達你會是一位有擔當;肯負責任的主管,例子中的服務主管這樣說:「真的希望您能讓我處理,我一定會負責處理好的,請您放心。」這樣說不也就讓客戶不再堅持找總經理來處理,而開始描述他的問題了。
而後,由於服務主管適當的回應與正確的處理,讓客戶從高亢的情緒逐漸下降,尤其當客戶說:「當然我也不是要罵你們啦,你們也只是職員而已嘛。」,這句話其實就是客戶想回歸理性的訊息,因為他已經發覺到你是一個稱職的服務人員,於是想說明前面不理性的對待是情非得已的,而且他也不是愛生氣、愛罵人的。
所以,這位服務主管也立即回應了:「您太客氣了,這本來就是我們應該做的,幸虧有您的指正,我們的作業才有改善的機會。」,這段話不正是服務人員用雙手把客戶從高處迎接下來了嗎?真的要為這位服務主管拍拍手。
上述例子當中,提到的都是客戶的情緒回歸理性的機會,所以當客戶說:
- 「我可不是來找碴的,可是你們不能…」
——如果客服不回應,客戶會認為你心裡就想,他根本就是來找碴的。 - 「我不是計較,只是奇檬子的問題,你知道嗎?」
——如果客服不回應,客戶會認為你心裡就認為他根本是在計較。 - 「我不是罵你啦,你也只是職員而已…」
——如果客服不回應,客戶會認為你一定被罵得很不爽,當然他也就更不爽。
所以,服務人員一定要回應類似這樣的話:「我了解,我們絕對不會這麼認為的,而且我們反而認為,因為有您的寶貴意見,我們的服務才會更好呢!」
這麼一來,客戶才能安心的、舒坦的回歸理性的狀態,理性的狀態是雙方最容易達成共識的情況,這當然是我們促成與客戶雙贏的最佳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