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上一次教大家聲音的影響力,今天要教大家如何改善聲音和放鬆聲音的方法,就讓客服花路米當家王牌講師「MOMO」帶你認識聲音的秘密~
相信大家一定不是很了解自己的聲音,你有沒有試著錄過自己的聲音聽看看呢?聲音的音質雖然是天生的,但聲音可以透過後天的練習而有所改善!可以試著錄下與別人聊天時自己的聲音,試著了解自己的聲音在別人耳中聽起來的感覺,並找三個不同年齡層的親友,讓親友從音量、咬字、音質、語速判斷,就能了解別人對你的聲音的看法,之後便能針對自己聲音的優缺點擬定調整方案,調整的方式如下:
控制聲音的「音量」大小
透過手機的APP或是線上錄音網站等資源,偵測聲音音量的大小,了解自己音量的中間值,就能盡量控制自己的聲音,讓聲音維持在中間值。
改善「咬字不清」的問題
現在咬字不清的原因有很多,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口腔開度不夠大、嘴唇的嘴型以及沒有運用到臉頰兩邊的肌肉,而改善的方法是將每一個字、嘴唇的動作以及臉頰的動作共同運動起來,把發音的力道放在字頭上,從字頭帶響字腹跟字尾,整個字就會聽起來非常清楚,大家可以常常練習嘴唇、臉部的肌肉以及舌頭的發音,在咬字的過程中,就會有意識地把每一個字都唸得清清楚楚!
運用聲音的「音調」
想讓聲音聽起來有活力,從「重音」跟適時的「停頓」著手,像演講中我們常常使用到重音,因為能達到強調的效果,再加上恰到好處的停頓,就能為巧妙地為自己帶來換氣和呼吸的時機,更能讓演講的氛圍變得生動。
調整聲音的「語速」
要如何知道自己講話太快還是太慢呢?
可以錄下自己的聲音,測驗自己在正常的語速下,一分鐘內講了幾個字,以一般人來說一分鐘是240個字,那你就會知道自己講話的快慢,講話過快要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,放慢自己的步調,講話自然而然就會放慢速度,而講話過慢則反之。
另外,MOMO老師於影片中也教大家如何做發聲的練習,首先從「模仿動物的叫聲」開始,自由自在的吼叫能幫助聲音有更大的彈性,讓講話更游刃有餘,或是嘗試「嬰兒放鬆法」,試著像嬰兒一樣往後仰,放鬆身體緊繃的肌肉,並模仿嬰兒的哭聲或笑聲,感受腹部呼吸全身抖動所帶來的發聲力量,透過動作,讓聲音跟喉嚨都能獲得舒展。最後是「嘆氣練習」想像自己洗完澡後舒服的嘆氣,並不是唉聲嘆氣喔!這樣的做法能非常有效率的放鬆聲帶,紓解聲帶中的壓力。
還想更深入了解聲音嗎?那就點開影片,跟著MOMO老師一起學習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