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 年 9 月 4 日2023 年 11 月 27 日名家專欄、魏慶良 聆聽不只是用耳朵 客戶在與服務人員對話當中,有時客戶會是在陳述一件事情,有時會是在傳遞文字或是數字的資料,服務人員在聆聽的時候,要做什麼回應呢?咦!不是在聆聽嘛?也不就是洗耳恭聽嘛,為什麼還要回應呢? 閱讀全文
2020 年 9 月 4 日2023 年 11 月 27 日名家專欄、魏慶良 你該不會是啞巴吧! 老張四十五歲,家住永和,一像開車上下班,由於工作一直非常繁忙,每天總是要搞到很晚才能回家,常常回到家也沒睡幾個鐘頭又要上班了。有一天在上班的途中,車子開著開著突然打起盹來了,就這麼一閃神,差點撞到前面的車子,這麼一來,讓老張睡意全消,但是老張心想:年紀漸漸大了,體力真的不如從前了,搞不好哪一天真的出了人命,那可不是好玩的,於是決定以後改搭計程車上班。 閱讀全文
2020 年 7 月 3 日2023 年 11 月 27 日名家專欄、魏慶良 錯把馮京當馬涼 這種情況,其實也會是千奇百怪的,服務人員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,這個時候在應對上就必須謹慎小心,尤其當您後來了解是怎麼回事的時候,可千萬別在語氣上,帶有任何笑意,也許您不是這個意思,只是想說自己不夠機伶,但是敏感的客人,可是會認為你就是在嘲笑他哦! 閱讀全文
2020 年 7 月 3 日2023 年 11 月 27 日名家專欄、魏慶良 引義比喻的陷阱 服:「高小姐,請問您的大名是?」 客:「宜君」 服:「請問宜是便宜的宜嗎?」客:「不是(語氣微慍),是「宜室宜家」的「宜」。」 服:「「宜室宜家」的「宜」,喔…」 服務人員自言自語的想了一下。「就是便宜的宜嘛!」 閱讀全文
2020 年 7 月 3 日2023 年 11 月 27 日名家專欄、魏慶良 名不「需」傳 詢問了客戶的姓氏之後,要不要再繼續問名字呢?如果在服務作業上沒有必要的時候,當然就不需要再問客戶的名字了。若是作業上的需要,像在服務上,經常必須作核對客戶的資料,以便確認客戶的身分,而「姓名」當然是資料核對當中的第一項。 閱讀全文
2020 年 7 月 3 日2023 年 11 月 27 日名家專欄、魏慶良 別再先生先生、小姐小姐啦 各位不曉得有沒有發覺到,服務人員既然已經問過客戶姓氏了,之後仍然以先生先生、小姐小姐這樣稱呼,感覺上,好像與客戶的距離還是那麼的遙遠,因為先生先生、小姐小姐這樣的稱呼仍是泛指對方只是任何一位先生或是小姐,當然,這樣就顯得不夠尊重客戶了。 閱讀全文
2020 年 7 月 3 日2023 年 11 月 27 日名家專欄、魏慶良 先用聲音握個手吧 「小姐,請問怎麼稱呼您」您這樣問客戶,客戶了解了,而回應您他的姓氏「我姓李」,這時您必須要立即回應的是,要跟客戶先問個好或者道個早,就如同與初次見面的朋友,當對方說我姓李,而您一面跟他握個手或點個頭說:「李先生您好」,或是「李先生您好,久仰,久仰。」 閱讀全文
2020 年 7 月 3 日2023 年 11 月 27 日名家專欄、魏慶良 直言原來有諱 一般人如果被要求直接說出自己的全名時,經常都會楞一下,然後才會小聲而不自然的把自己的名字唸出來,也許是因為平常我們名字都是讓別人叫的吧!要把自己的全名唸出來,往往某種心理因素會讓自己停頓一下,甚至還要想一下哩。 閱讀全文
2019 年 8 月 2 日2023 年 11 月 27 日名家專欄、魏慶良 我可是有名有姓的 老李一向是丟三忘四的,有天突然找不到信用卡,覺得應該是隨手放在哪裡了,可是已經找了一整天,就是找不到,心想八成是掉了,這時才決定打電話到信用卡的服務中心辦理掛失,電語一接通,老李就向服務人員說: 閱讀全文
2019 年 8 月 2 日2023 年 11 月 27 日名家專欄、魏慶良 服務的好壞,常常就在那麼一句話! 服務的好壞,常常就在那麼一句話,以下的例子我想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:東西好吃的餐廳, 大家正在排隊等候,排到你的時候,突然聽到服務人員冷冷的對著你說:「賣完了哦!」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