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張四十五歲,家住永和,一像開車上下班,由於工作一直非常繁忙,每天總是要搞到很晚才能回家,常常回到家也沒睡幾個鐘頭又要上班了。有一天在上班的途中,車子開著開著突然打起盹來了,就這麼一閃神,差點撞到前面的車子,這麼一來,讓老張睡意全消,但是老張心想:年紀漸漸大了,體力真的不如從前了,搞不好哪一天真的出了人命,那可不是好玩的,於是決定以後改搭計程車上班。
第一天搭計程車上班,運氣還不錯,才走到巷口,就看到一部空車過來,釗了手、上了車。
「早啊!到南京東路五段」老張一向習慣於跟別人打招呼,司機頭也不回,也沒有回應,就啟動了車子往前開去,老張心想他應該聽到了吧。過了不久,老張覺得跟往常自己開車的路線稍有不同,就趕忙著跟司機說「司機先生,麻煩你走福和橋,過了橋再走基隆路過去」,可是司機先生仍然沒有搭腔。
老張心裏卻嘀咕著,第一天搭計程車上班就遇到了這麼一位怪怪的司機。不過,經過老張提醒了路線之後,司機先生的確都按著老張指示的路線走,他也就放心了;想著想著,就這樣老張在路途當中睡著了。
車子到了南京東路五段,老張突然醒了過來,心想好險沒有坐過頭,不過,這位司機先生也真是的,怎麼到了也不提醒一下呢?車停了,老張趕忙看著計程車的碼表是一百八十五元,於是拿給司機二百元,司機找了零錢給他,老張仍然很客氣的對司機先生說:「謝謝!謝謝!」。
但是,這位司機先生卻也真是始終如一啊!不說話就是不說話,老張趕忙下了車,就往公司的方向走去,心中卻還納悶著:這位司機先生真是奇怪啊,一路上一句話都不回應,他該不會是啞巴吧!
平常在我們生活當中,也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,比如當有朋友隨手幫我們拿了一樣東西,或是幫忙我們做了一件事情,我們都會隨口說一聲「謝謝」,可是,對方如果沒有回應「不客氣」,若再加上表情有點冷漠,這時我們就可能會猜想,對方是不是不情願幫忙我們做這件事情,或許對方只是懶得回應而已,但是,對方這種習慣就會讓我們產生誤會了。
因此,要表現溝通的善意,適時的回應,便會是我們必須養成的好習慣。
而在服務過程當中,適時的回應客戶,更是重要,甚至可以說是基本的說話習慣,因為不回應就會立即讓客戶覺得你冷漠、沒有熱忱,再嚴重一點,就會像前面老張的例子,還可能讓客戶誤會你,以為你是啞吧呢!
所以服務人員與客戶對話當中,也務必養成回應客戶的好習慣,例如:
- 客戶說「謝謝」了,您要趕緊回應:「不客氣」。
- 客戶說「麻煩您了」,您也要趕緊回應:「不會不會,您客氣了」或是「不會不會,這是我們應該的」
因為客戶那麼有禮貌,當然我們做服務的朋友,更不能失禮囉。
- 客戶說「小姐,有見識想請教您」,您得要趕緊說:「不敢不敢,您請說」或是「不用客氣,您請說」
客戶要問我們問題,客戶卻說「請教」,客戶這麼客氣,當然我們做服務的朋友,更是應該客氣的回應,可千萬別傻傻的不回應,否則就好客戶真的是來向你「請教了」。
撰文:魏慶良